2007/04/20

敬邀 參加台灣社會轉型系列論壇:從「國語政策」到「多元文化政策」學術研討會

敬邀 參加
台灣社會轉型系列論壇:
從「國語政策」到「多元文化政策」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07年4月28日(星期六)09:00-17:10
地 點:台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一號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公誠樓2F第一會議室

計畫目的:


  台灣社會自近代初期以來,就一直不斷經歷殖民與反殖民的歷程。1895年日治時期開始,日本殖民政府以西式教育方式推廣「國語」(日本語),並於1896年創立「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19年改名「台北師範學校」,即今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以培育師資、推展「國語」(日本語);1945年以後,因缺乏多元文化思維的政治文化時空環境,在推行「國語運動」的同時,卻也使得台灣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及許多大陸各省人士等之族群語言,被視為「鄉土語言」或「方言」,不但糢糊了各族群語言文化的主體性,也造成台灣社會因推行「國語」運動,所形成單一語言文化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

  台灣社會過去以政治力推展「國語」,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使族群彼此之間產生溝通的工具,但卻也因此付出相當大的政治文化代價,各族群隔代之間的親子母語溝通不良即為一例。當前,在「多元文化政策」的思考脈絡下,台灣各族群所面臨的問題亦有所差異。以台灣史上的原住民與漢人的文化互動為例,原住民的「漢化」一方面代表漢人文化的發揚,但相對地若從原住民的角度來思考,這則是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相對消蝕,而漢人何嘗不都因此成為「文化上的殖民者」呢?因此,為釐清長久以來台灣各族群在文化上所面對的「同化」問題及所造成的影響,擬邀請學者專家,分別就「國語政策及其影響」和「族群正義與重建多元文化政策」等兩大範疇進行討論。細則如下:

  第一階段可討論評議「國語政策及其影響」。在這個階段,可先檢視國語政策的整套架構與方法,包括從教育到傳播的推展「國語運動」及相關議題,其次則檢討所造成的家庭代溝、社區解組化、族群文化及認同等影響,最終則討論「國語政策」及政策制定執行的歷史評價問題。

  第二階段討論「族群正義與重建多元文化政策」。我們可先檢視既有語言文化政策措施,再就目前所欠缺或忽略多元文化、如何尊重少數及弱勢者的部分,提出加強或改進的建議。此外,對於台灣社會長期忽略「文化權」,漠視社群為多元文化的事實,甚至是未就「國家語言法」形成輿論、推動立法,也應予以深入檢討。

2007年4月28日(星期六)
09:00-09:30
報到
09:30 -10:00
開幕式
貴賓致詞:張葉森(台灣客社社長)
     陳石山(客家雜誌社發行人)
鴻義章(台灣原社籌備會召集人)
     陳滄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主任)  

【主題:國語政策的回顧與展望】

10:00-12:00

主持人:蕭新煌(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演講人:施正鋒(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陳君愷(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張學謙(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教授)
與談人:李明璁(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楊聰榮(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教授)
    邱榮舉(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教授)
夷將.拔路兒(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2:00-13:30
中午休息時間

【主題:族群正義與重建多元文化政策】

13:30-15:30
主持人:江明修(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演講人:李永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瓦歷斯.貝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
與談人:李永熾(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紀駿傑(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張維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台灣客家研究學會理事長)
    以撒克.阿復(台灣原社籌備會委員)
張弘毅(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教系副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15:30-17:00
綜合座談

主持人:張維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台灣客家研究學會理事長)
引言人:鴻義章(台灣原社籌備會召集人)
    黃卓權(客家文史工作者、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
   彭啟原(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齊力(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圖書館長)
    陳滄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主任)
    郭大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主任)
  (歡迎全體與會人士自由參加,就會議內容交換意見)

17:00-17:10
閉幕式
郭大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主任)

備註:會場供有茶點及午餐。
   不須事先報名,現場報名即可。

指導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台灣客社、台灣客家研究學會、台灣客家聯盟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台灣原社籌備會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協辦單位:客家雜誌社、台灣轉型正義論壇

2007/04/11

「觀念轉型-從基礎教育到社會教育」學術座談會

主辦單位:台灣公民社、台灣教授協會
     台灣轉型正義論壇

一、 計畫名稱:「觀念轉型--從基礎教育到社會教育」學術座談會。

二、計畫目的:
  近日有兩則新聞與教育攸關,一為郝龍斌要在台北市實施其一綱一本的政見,並在北部五縣市串連推動,而預估中部四縣市也可能展開串連;另一為聯合報以「高中歷史教材翰林版不見南京大屠殺」為題大作新聞。這兩則新聞反應了過去國民黨政府威權統治所殘留下的思想禁錮,也是當前台灣推動教育改革所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
  教育不應為特定政權服務、更不應是國家洗腦的工具,一綱多本是民主化後的必然,特別是社會學科,本就應該鼓勵多元思想、百家爭鳴;一綱一本不僅逆於世界潮流,亦違反國民教育法中開放各校自選教科書的基本精神。
  而拿高中歷史教材某版本無南京大屠殺大作文章,一方面過於高估南京大屠殺對台灣的重要性(因此史實國中已  教過、高中未必需重複),另一方面亦違背教學自主的精神,此問題更進一步突顯了目前教科書審定制度所潛伏的種種問題。
  政黨輪替後,雖然對教學自主、學術自由、與國民主體關注頗多,然而,舊學閥仍帶來新問題。轉型正義的重點不僅是體制的改革,更重要的猶為思想解放與文化再造,因此教育改革工程不容輕忽,如此民主化方能畢其功。

三、計畫目標:
  藉由本次座談會,讓社會大眾能對目前教育部所推動的種種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並進一步對教育改革目前所面對的難題來加以思考,透過學者的引言與討論,期讓我們檢討目前的教育政策、修正過去違反教育本質的相關制度及法規,期待教改工作順利推動,讓台灣子民能有真正的思想啟蒙。

四、計畫內容:
(一)活動時間:2007年4月14日
(二)活動地點:玄奘大學推廣部2樓會議廳(台北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三)座談人員:為切合本座談會之主題,本次座談會擬邀請對象如下:
   1. 吳烟村(玄奘大學教務長)主講「論高等教育之發展趨勢─多元與整合」
   2. 吳由美(明新科大通識部副教授)主講「論大專公民教育之轉型」
   3. 高樹人(台大國發所博士候選人)主講「從”反向思考”看通識教育」
   4. 莊翰林(台灣公民社副秘書長)主講「人文價值意識之省察」
   5. 李拓梓(台大國發所碩士)主講「大腦快解嚴」
   6. 郭貞吟(國中老師)主講「語言平等在中等教育之實踐」
   7. 李永祥(雙連國小老師)主講「真實教育在小學的實踐」
   8. 李信仁(台大國發所研究生)主講「長老教會的生命教育」
(四)參加對象:
   1. 台教會會員及會友。
   2. 台灣公民社社員及社友。
   3. 一般民眾

五、議程:
09:00~09:30 報 到
09:30~09:40 開 幕 式主持人致詞:陳延輝(台師大政研所教授)
9:40~10:30座談時間(每人6分鐘)
與談人:吳烟村(玄奘大學教務長)主講「論高等教育之發展趨勢─多元與整合」
    吳由美(明新科大通識部副教授)主講「論大專公民教育之轉型」
    高樹人(台大國發所博士候選人)主講「從”反向思考”看通識教育」
    莊翰林(台灣公民社副秘書長)主講「人文價值意識之省察」
    李拓梓(台大國發所碩士)主講「大腦快解嚴」
    郭貞吟(國中老師)主講「語言平等在中等教育之實踐」
    李永祥(雙連國小老師)主講「真實教育在小學的實踐」
    李信仁(台大國發所研究生)主講「長老教會的生命教育」
10:30~11:00 綜合討論暨結語
11:00~12:00 茶 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