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7

轉型正義與公民社會〔黃長玲〕

http://www.twcivilsociety.org/?p=49


當前政治的基本問題,一言以蔽之是由於轉型正義未能實現,以致於公民社會無法壯大,導致民主化進程受挫。對於綠營民眾不倒扁,甚或挺扁的情形,已有評論指出是因為轉型正義未能實現的關係。這樣的觀點,清楚指出了公民社會所面臨的挑戰,過去的不義沒有得到解決,現在及未來的正義就很難建立。從民主化的角度而言,對於政治人物的要求持續提高,本來就是民主化應有的進程。轉型正義沒有得到處理雖然不能成為政治人物貪腐濫權的理由,但是它在台灣當前認同分歧的情形下,確實使得公民社會不但無法團結,持續呈現分裂。

轉型正義的範圍廣泛,此處我想討論的是一個一直缺乏系統性處理的問題:族群文化平等的問題。當代對於文化權 (cultural rights)與群體權(group rights) 的討論,已經清楚的顯示語言使用及文化再現是否平等,是民主社會的重要議題。文化權最核心的概念是,一個人作為某個文化社群成員的權利不能被剝奪,而文化權的保障,取決於個人所屬的文化社群是否存續。換言之,文化上的平等,是當個人表現出文化社群的特徵,譬如語言、服飾、以及其他相關作為時,能得到尊重。國際上對於文化權的討論往往和少數族群的議題有關,主要焦點是少數族群的語言及文化如何得到尊重及保存,使得它們在面對多數族群的強勢時,能享有文化的尊嚴與權利的平等。然而,在台灣的歷史情境及社會脈絡下,文化權的問題除了涉及少數族群如原住民外,也涉及多數族群。民進黨執政前,「台灣人的尊嚴」往往是用來挑戰過去國民黨權力分配的不合理性。在民進黨執政後,「台灣人的尊嚴」似乎喪失了國內意義,而著重強調台灣在國際場域上所受到的壓制。 然而﹐就民主化的歷程而言,「台灣人的尊嚴」在國內政治上的意義其實一直有兩個層面:政治權力分配不公,以及本土語言文化遭受壓制。政治權力是否公平分配比較容易判斷,但是文化是否得到尊重卻沒有同樣清楚的標準。前者可以在體制變革下,有比較明確的改變,但是後者的改變卻往往需要時間。也因此,民進黨執政後,藍營支持者覺得民進黨既然已經掌握權力,還在國內政治的脈絡下談「台灣人的尊嚴」,明顯是操弄族群議題來規避自己的責任。但綠營支持者卻覺得雖然民進黨執政,但是「台灣人的尊嚴」仍然沒有建立,政治權力並未能創造文化平等,而這之中,綠營支持者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媒體的表現。

九一六綠營群眾發生攻擊媒體事件後,學者和民進黨政治人物都公開的討論了長期以來媒體不公的問題。事實上媒體不公只是一個粗略的看法,台灣媒體的表現中,經常被討論的是新聞節目品質低落,政論節目立場偏頗。文化偏見、缺乏專業,以及媒體有監督政府的責任等不同層次的問題,在目前我們的媒體環境中可以說是夾纏不清。譬如說不分黨派,很多民眾可能都會支持媒體揭弊,但是揭弊與胡亂爆料畢竟不同。同樣的,媒體評論政府政策或作為本來是民主國家的常態,但是如果評論人用輕蔑嘲諷,甚至幾近人格謀殺的方式來評論政治人物或國家元首,會激起反感也就不足為奇。從轉型正義的角度而言,媒體表現中一直未被有效面對的問題是語言的使用,以及使用的方式所導致的文化再現。在過去的國語政策下,國語成為台灣公共空間以及媒體上的強勢語言,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新聞及政論節目以外,和人民生活更為接近的戲劇及綜藝節目也處處呈現國語所創造的文化位階。以兒童節目為主的東森幼幼台,沒有一個卡通是用國語以外的語言播出。近年在台灣創下收視熱潮的韓劇,從標榜俊男美女都會時尚的偶像劇,到製作嚴謹深刻精緻的歷史劇,在台灣播映時,幾乎完全以國語配音播出。如果劇情誇大但以台灣話(福佬話)播出的本土劇能創下高收視率,那麼很值得探究的是為什麼當韓劇選擇不是原音播出時,總是選擇用國語而非台語播出。即使「台客」、「台妹」的討論之前曾經引起文化界及知識界關於「挪移」關於「顛覆」的種種討論,但是直到今天在年輕人的流行語彙中,「台」代表的意義仍然負面多於正面。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加上過去本土文化遭受壓制的記憶猶新,對於很多綠營支持者而言,「捍衛本土政權」和「台灣人的尊嚴」當然是密切相關的。這種感受和其他轉型正義的問題如黨產,或戒嚴時期對於人權的侵害,乍看之下無關,但是牽動的是人們最直接最底層的感受。在政治場域中涉及語言及文化的很多例子,對綠營支持者而言,都是本土文化不被肯定、不受尊重的證明,它們呈現出國語強勢,以及其他本土語言文化備受嘲弄的情形。譬如國軍軍歌是否唱台語歌一事,就曾經在立法院遭到反對黨立委質詢是否未來將出現客家話及原住民語的軍歌。事實上,出現客家話及原住民語的軍歌並不是什麼不可以的事,軍歌如果這麼多元化,其效果不但不是分裂,而是團結。因為它讓不同母語的人覺得軍歌是有親近性的。政策施行的成本也許會有所提高,但是它帶來的社會團結在意義上卻更為深遠。類似的例子也出現在所謂「台灣地圖呈現」的爭議中,當時反對黨立委譏嘲教育部長的建議是讓台灣倒下。然而,古地圖很多是橫向的,台灣古地圖也不例外,反對黨議員的質詢暴露的是自身的無知,但是多數媒體的報導卻只呈現立委理直氣壯的質詢。

如果當前台灣所面臨的基本問題是轉型正義未處理,以至於影響民主化進程的情形,公民社會對於轉型正義的問題,不但應該有更多的關注,也應該有更具體的作為。譬如以語言及文化的平等而言,除了持續的在各個相關領域中努力以外,也許我們應該有一個「語言平等日」,由公民社會集結說服主流媒體,特別是電視頻道,在那一天所有播出的節目,都不使用國語,但是可以使用國語之外的任何語言,包括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或是英語、日語、印尼語、越語…等等。這麼做的意義是使台灣媒體上,或是公共生活中,長期以來最強勢的語言被其他語言取代。讓所有習慣使用強勢語言的人,在這一天體會平常不習慣使用強勢語言的人在公共生活中的感受。這樣的一個「語言平等日」不僅是面對歷史的,也是面對未來的。因為在那一天,我們不僅可以面對過去不當的國語政策中,對於本土語言文化所造成的傷害,也可以在東南亞新移民持續增加的情形下,學習接納新的語言及文化上的差異。因此,它既有轉型正義的意義,但又不只是轉型正義的問題,也表示在全球化的年代中,台灣社會有追求文化多元平等的決心。

民主政治的發展以及民主化的進程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一個社會整體學習的過程。從國際比較的角度而言,過去二十年台灣民主化的過程是相對平靜的,但是近年來在朝野對抗下所形成的社會動員與對立卻持續發生。走到今天我們已經理解民主化終究不可能「繞道而行」,沒有充份的面對歷史、沒有妥善的處理過去的不義,是使得民主化的進程受阻的原因。對於民主生活中所牽涉的不同議題,公民社會必須有更寬廣的理解,以及持續對話的意願。要讓台灣的民主再度大步前行,這個社會必須一同面對過去,而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一同面對未來。

黃長玲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